獵頭會被AI取代嗎?業內黑話揭秘:這三種人永遠有飯吃!
上周和上海一位獵頭老炮喝酒,他指著手機里的AI招聘廣告自嘲:“現在連獵頭顧問都有數字人了,我們這行是不是要完犢子?”這話讓我想起去年某招聘平臺用AI算法給企業推了200份CTO簡歷,結果候選人集體抗議“被數據標簽化”。當算法開始給人才貼價格標簽時,獵頭行業的“人性博弈”究竟還能撐多久?今天我們就來撕開這場“人機大戰”的底牌。
?
一、AI的“三板斧”:獵頭行業正在被重構
?
1.簡歷篩選:從72小時到7秒
?
某杭州電商公司HR告訴我,AI工具能在7秒內掃描3000份簡歷,精準揪出“跳槽高危人群”。去年雙十一前,他們用AI鎖定5位有“大促操盤經驗+抗壓測試高分”的運營總監,效率碾壓獵頭的手動搜索。
?
2.人才地圖:算法的“上帝視角”
?
深圳某獵企用自研AI系統掃描全網數據,發現新能源汽車電池工程師的離職高峰期集中在年終獎發放后第13天。這種洞察讓企業精準卡點挖人,獵頭傳統的人脈打聽瞬間顯得笨拙。
?
3.薪酬談判:機器人的“心理戰”
?
北京某AI獵企推出“智能談薪官”,通過分析候選人社交動態預判心理底線。有候選人吐槽:“機器人說我上個月點贊了‘房貸壓力’的帖子,直接壓價10%。”
?
二、但為什么說AI永遠干不掉真獵頭?
?
1.“隱形需求”破譯戰:算法讀不懂的潛臺詞
?
蘇州某家族企業找財務總監,AI推送的全是“上市經驗”人才,而資深獵頭在飯局上聽老板抱怨“二公子想進董事會”,立刻轉向尋找“有家族企業制衡經驗”的候選人--這種藏在威士忌杯底的潛規則,AI永遠學不會。
?
2.信任博弈:機器給不了的“背鍋承諾”
?
2023年某芯片公司CEO招聘,AI推薦的人選因“價值觀沖突”入職3個月離職。而獵頭老王靠著一句“這人要是搞砸了,我在圈子里給你磕頭認錯”,硬是讓企業吃了定心丸。職場江湖的“面子經濟”,AI連入場券都摸不到。
?
3.灰色地帶的藝術:那些不能寫進JD的需求
?
廣州某房企老板私下要求“找能搞定xx領導關系的投資總監”,獵頭陳姐通過校友會挖掘到某退休官員女婿,全程用“資源整合專家”的名義操作。這種游走規則邊緣的微操,AI分分鐘觸發合規警報。
?
三、獵頭自救指南:把自己變成“AI馴獸師”
?
1.從“人才販子”升級“職業導演”
?
深圳獵頭Kris的案例:她用AI篩選出30位潛在候選人后,為每位定制《職業發展劇本》,包括跳槽后的資源圖譜、人脈升級路徑。某候選人看到自己未來3年可能接觸的半導體項目,當場簽下offer。
?
2.打造“人情算法”
?
北京獵頭老張的騷操作:他把客戶老板的八字、飲食禁忌、高爾夫差點數據錄入系統,AI自動匹配“能陪老板打73桿以下+不吃香菜+屬相相合”的候選人。用科技包裝玄學,反而拿下更多傳統行業客戶。
?
3.做AI的“漏洞修補匠”
?
某獵企培訓新人時故意展示AI的荒誕案例:算法因某CEO在領英點贊寵物視頻,將其標注為“抗壓能力弱”。他們教會獵頭用“人類洞察報告”對沖機器誤判,反而讓服務溢價30%。
?
四、未來圖景:獵頭不是被取代,而是分層
?
青銅獵頭(只會打電話推簡歷):正在被AI批量淘汰
?
王者獵頭(能操盤職業生態):時薪漲到5000元
?
上海某頂級獵頭透露,他最近幫互聯網大佬找私人飛機駕駛員,要求“會開灣流G650+能聊量子力學+酒量一斤以上”。這種需求AI連理解都困難,他卻通過飛行員俱樂部找到退役宇航員,賺走20萬顧問費。
?
結語:
?
當AI能寫出煽情的招聘文案時,真正的獵頭正在酒桌上握著候選人的手說:“你值得更好的舞臺。”技術能計算薪酬區間,卻算不透人心里的那團火。未來的贏家,注定是那些左手握著AI數據庫,右手攥著人性密碼的“兩棲獵頭”。
?
選獵頭公司就找乾坤獵頭,咨詢熱線:400-6222-973
企業招聘登記&簡歷投遞請登錄:www.sqa-bj.com
平臺質保,招聘靠譜,1天內快速響應推薦人選,1周可關閉職位完成交付,200萬高端人才數據庫,20年獵頭服務,覆蓋全國超110座城市。
更多獵頭職場資訊,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:qiankunlt